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要求,且大部分要求均符合国家标准和现行规范。
符合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确实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电气装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这是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
导线种类与电压等级检查:在布线时,必须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确保选用的导线符合系统要求。
管内或线槽内布线时机:管内或线槽内的布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这是为了避免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对布线造成损坏。同时,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积水及杂物,以确保导线的绝缘性能和信号传输质量。
单独布线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单独布线,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布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以防止因线路间的相互干扰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导线接头处理: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这是为了确保导线的连接牢固可靠,避免因接触不良而引发故障。
金属软管保护长度限制: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控制设备、扬声器的线路,当采用金属软管保护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m。这是为了确保线路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金属软管因过长而变形或损坏。
多尘或潮湿场所的密封处理: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管路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这是为了防止灰尘和湿气侵入管内,影响导线的绝缘性能和信号传输质量。
接线盒设置要求:当管路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这是为了确保导线的连接方便可靠,同时避免因线路过长而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
金属管子与塑料管入盒处理:金属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塑料管入盒则应采取相应固定措施。这是为了确保管子的连接牢固可靠,同时避免因管子晃动而损坏导线或接线盒。
管路和线槽的固定:明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装线槽或管路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这是为了确保管路和线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线槽敷设的吊点或支点设置:线槽敷设时,应在特定部位设置吊点或支点,包括线槽始端、终端及接头处、距接线盒0.2m处、线槽转角或分支处以及直线段不大于3m处。这是为了确保线槽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线槽接口与槽盖要求: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这是为了确保线槽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变形缝处的补偿措施: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时,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这是为了确保管线在建筑物变形时不会受到损坏或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绝缘电阻测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用500V兆欧表测量每个回路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且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这是为了确保导线的绝缘性能良好,避免因绝缘不良而引发故障。
导线颜色区分:同一工程中的导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颜色加以区分,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电源线正极应为红色,负极应为蓝色或黑色。这是为了方便施工和维护人员识别导线,提高施工效率和维护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