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中心
重庆消防员介绍易燃气体的分类和危害

  易燃气体是指20℃的温度、当标准大气压为101.3kPa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围≥12%的气体。如氢气、乙炔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碳5以下的烷烃、烯烃、无水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环丙烷、环丁烷、环氧乙烷、四氢化硅、液化石油气等。

  1、易燃气体的分类

  易燃气体分为两级。

  I级:爆炸下限10%;或者无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Ⅱ级:10%≤爆炸极限为13%,爆炸范围为2个百分点。

  在实际应用中,爆炸极限为10%的气体通常被归类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极限为10%≥10%的气体属于乙类火险物质。

  2、易燃气体火灾危险性

  (1)易燃易爆

  1)比液体、固体更易燃,而且燃烧速度更快。

  一般来说,氢气(H2)比甲烷(CH4)等由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一氧化碳(CO)由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烧速度快,火焰温度高,火灾爆炸风险大。

  3)价键不饱和的易燃气体比相应价键饱和的易燃气体更危险。

  (2)扩散性

  1)比空气轻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无限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能在风中迅速扩散和扩散。

  2)比空气重的气体泄漏时,常漂浮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期聚集,易与空气局部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引火源发生火灾或爆炸;同时,高密度易燃气体一般热量大,在火灾条件下容易扩大火灾。

  (3)可缩性和膨胀性

  (4)带电性

  从静电产生的原理可以看出,任何物体的摩擦都会产生静电,氢气、乙烯、乙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也会从管口或损坏处高速喷出。主要原因是气体本身的剧烈运动导致分子之间的摩擦,气体中含有固体颗粒或液体杂质,在压力下高速喷射时与喷嘴之间的摩擦。

分享到